从2015年至今,27岁的隋娜经历硕士毕业、实习、工作,却始终在做一件事:为自己的家乡拍一部纪录片。
她出生在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开辟的钢铁厂——山东省莱芜钢铁厂(简称“莱钢”)。在上世纪70年代,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将军亲自选址,在鲁中山区丘陵山峦之中圈定了代号为“701”的钢铁建设工程。因为此地“靠山、分散、隐蔽”,莱钢于1970年1月诞生了。
隋娜发现,四十多年过去了,钢铁厂中大部分家庭都形成了三代人:第一代人大多从全国各地迁去莱钢,如今七八十岁,基本退休在家;第二代人于十岁左右随父母到了莱钢,在这里工作成家;第三代孩子就是她这一代。如同命运回转,她们又各自分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。
2014年,隋娜考上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方向的研究生。十多年里,她辗转过中国很多城市,极少“回家”。“每次回去,我都发现这个地方变化特别大,记忆断层很严重。”隋娜向澎湃新闻记者坦言,家乡于她,仿佛是熟悉的陌生人。
如今莱钢和济南钢铁厂合并为山东钢铁,简称山钢。“虽然我在外工作,可我不希望自己出生的地方没有了。”目前隋娜的纪录片《钢铁时代》已是家·春秋第三届口述历史影像纪录计划入围的作品之一。
“但采访和拍摄还在继续。”隋娜说,她希望以三代人的故事引出钢铁厂的历史和发展,再思考大时代变化对小人物命运的影响。
第一代组成复杂
莱钢的地理环境并不理想,地势中间高、周围低,四面环山,多风沙,少雨水。这里的山是缺泥少土的石头山,这里的牟汶河只有汛期才能成流,这里在47年前才硬生生“拔地而起”了一座钢铁厂。
最早那批建设莱钢的人于1965年左右就来到了这里。今年78岁高龄的杨必恭就是其中之一。
他是云南人,作为测绘技术骨干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莱钢。从云南到山东,两地距离甚是遥远,“那时的就业形势就是按国家分配,不是自己想去哪里,就去哪里。”
初来莱钢时杨必恭被眼前的一切吓到了:这里全部是深山和黄土坡,人们穿着大花布衣裳,言行举止比外面落后了整整十年。他告诉隋娜,在“深挖洞、广积粮、备战备荒为人民”的口号中,他们那群测绘人走过了莱钢每一座山、每一条路、每一寸土地。
而今年83岁的于光初安家莱钢则是出于截然不同的故事。于光初倒是山东青岛人,因响应国家号召到大西北,支援三线建设,直到莱钢招人才找到机会离开连胡杨林都看不见的大荒漠。按他的话说,起码自己是回山东了。
“你会发现第一代莱钢人是很杂的,他们由省委机关干部、全国各地技术骨干、当地民工和一部分下放人员组成。”隋娜说,“他们都在莱钢建厂第一线,来自云南的杨必恭会说当时各方面不习惯,但于光初就觉得能来莱钢挺好的。这是他们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造成的。”
“好多人在历史书上能看到‘三线建设’‘大炼钢铁’这些字眼,但当我面对这些老人的时候,我才觉得我是真正第一次了解这些历史,走进这些历史。”
第二代对莱钢最有感情
“和第一代莱钢人的‘百感交集’不同,第二代莱钢人对莱钢最有感情。”
隋娜说,第二代莱钢人多是小时候跟着父母在外地长大,十几岁时才来莱钢。“我母亲家里,就是七个兄弟姐妹都不在一个城市出生。他们到了莱钢,目睹这个地方渐渐拥有自己的超市、医院、学校、家属楼,‘从平地起,出一座城’。”
“而且,虽然如今钢铁市场下滑,但他们经历过钢铁厂最好的日子。”隋娜了解到,钢铁厂到2005、2006年发展到巅峰。隋娜告诉澎湃新闻记者,莱钢二代对这片既给予他们住所、又给予他们工作的地方充满了感恩,“他们也不封闭于莱钢。从工人做到领导,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眼界也比较高。因为莱钢的教育水平确实还不如外面,许多父母很早就有意识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。”
第三代分散在世界各地
隋娜在14岁那年,也被父母送出莱钢。
“很多孩子初中就被送了出去,最晚到了高中也出去了。
2016年过年的时候,隋娜和还留在钢铁厂工作的表哥上了一次夜班,“我发现他作为还在钢铁厂工作的第三代,呈现出一种略显消极的情绪。他是1981年生的,是我们家唯一一个还在钢铁厂上班的钢三代。”
“大部分钢三代现在分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,我也算其中一员。不像第一代需要艰苦奋斗,也不像第二代那样中流砥柱,钢三代们有很大一部分拥有良好的条件,可以出国留学、在外生活。尤其随着钢铁的日渐饱和,出去了的孩子几乎没有人愿意回来。”
隋娜感慨,像表哥这样回到钢铁厂就业的钢三代,只见过莱钢最好的时候,面对如今钢铁业的不景气和弟弟妹妹的见多识广,内心接受不了也是情理之中。
“我就发现,时代的变化对人的影响简直是太大了。从第一代的国家分配,到第二代的子承父业,到现在第三代人的自由选择,每一代人的命运都彰显了时代的特点。”隋娜向澎湃新闻记者坦言,她希望大家关注到的是一个大时代的变化背后小人物命运的改变。
“当然,我也希望因为我的纪录片,人们还可以看到除了首钢、宝钢、鞍钢,我们还有莱钢这么一个地方。我们的工人也都是为了建设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的,真的,人都不希望被遗忘,我们这一代人也不希望找不到回家的路。”
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也看了隋娜的成片。他评价:“这个作者从小是在国营大钢厂长大的,片中有个人的视角、个人的感情和家庭的氛围。而作为年轻人,更难把握的是时代的背景——这种大国企在计划经济年代和市场经济年代的变化。在时代面前它必须这样变,但又有一种难割难舍的感情在里面。”